借鑒儒學修身思想來提高國民素質是非常有效的手段。通過儒學思想可以提高人們的素養,同時對后世的政治、經濟、道德、教育等方面也能起到積極...[全文]
發布時間:2020-12-29
陸九淵作為南宋士大夫群體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政治思想亦不可忽視。本文從形上基礎、政治原則、政治構想、政治理想四個方面對其政治哲學思...[全文]
發布時間:2020-12-29
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中國傳統文化雖然以中原文化為中心,然而也不可避免地與其他文化發生碰撞、交流和融合。正是這樣包容萬象、悠久綿長...[全文]
發布時間:2020-10-13
中國共產黨自成立之初,就始終致力于將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同中國文化建設實踐緊密結合,不斷地探索、創新與發展,總結形成了中國馬克思主義文化觀...[全文]
發布時間:2020-10-13
勞動解放在馬克思哲學思想體系中具有重要的理論地位,正如阿倫特所言:“馬克思是19世紀唯一的使用哲學用語真摯地敘說了19世紀的重要事件—...[全文]
發布時間:2020-07-20
《宣言》在哲學批判和政治經濟學批判的銜接之處,通過結合革命行動的原則和策略,對各種“自由”觀念進行歷史唯物主義的辨識和揚棄,并且在...[全文]
發布時間:2020-07-20
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政治經濟學批判(1857-1858手稿)》等著作中,曾就意識形態作出“虛假的意識形態”、“觀念的統治”等重要判...[全文]
發布時間:2020-04-18
20世紀末,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加速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國內外馬克思主義研究進一步發生了政治哲學轉向;而2008年的金融危機作為經濟全球化加速...[全文]
發布時間:2020-04-18
20世紀至今,威權主義歷經興起與衰微、變革與回潮,成為一個日益復雜、耐人尋味的政治現象。作為20世紀下半葉以來重要的政治學家之一,林茲以威...[全文]
發布時間:2020-01-17
本文對傳統儒家政治哲學公共性優先特征展開分析,試圖由此入手,辨析傳統儒學政治哲學價值序列的現代治理意義和功能。...[全文]
發布時間:2020-01-17
羅斯的社會控制論乃是對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現代化轉型中出現的種種失序問題的理論因應, 是對古典自由主義及其賴以維系的基礎的深刻批判, ...[全文]
發布時間:2019-09-20
作為當代最重要的社會批判理論家之一, 哈貝馬斯也是一位異常活躍的政治哲學家。不管是其早期的《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 還是后來的《在事實...[全文]
發布時間:2019-09-20
對馬克思政治哲學中規范性維度的挖掘, 并不是說其政治哲學是可以完全撇開事實性維度“羈絆”的規范性理論, 而意在表明我們必須正視馬克思政...[全文]
發布時間:2019-07-01
柏拉圖出生于當時已處于衰落時期的雅典城邦內, 后來, 他跟隨蘇格拉底學習, 在完成《理想國》之前, 雅典先是經歷了由伯利克里統治的繁盛時期,...[全文]
發布時間:2019-07-01
作為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學科, 必須以唯物主義為指導, 緊密聯系我國實際, 為現實服務, 重視基礎理論, 吸收外國政治學中對于我國政治學發展有用...[全文]
發布時間:2019-01-17
一言以蔽之, 首因效應在人際交往中得到合理運用, 可以助力我們取得良好的溝通效果, 達到人際交往的目的, 是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全文]
發布時間:2019-01-17
哲學政治主要由政治活動來承擔和落實哲學道理, 或者叫做哲學的政治形態。由啟蒙理性而產生的現代哲學政治承認一個問題具有多種答案, 從而把...[全文]
發布時間:2019-01-07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非常有必要的, 具有理論性指導意義, 推動思想政治工作的順利展開。馬克思主...[全文]
發布時間:2018-12-01
他者”一詞起源于古希臘時期, 歷經了柏拉圖和黑格爾哲學、現象學—存在主義、列維納斯以及哈貝馬斯等幾個重要階段, “他者”與“自我”的關...[全文]
發布時間:2018-12-01
目前的人權話語主要是在歐美啟蒙文化的主導下形成的。然而, 在全球化與文化多元主義相互交織的背景下, 當人類將人權作為指導實踐的原則時, ...[全文]
發布時間:2018-11-02